研究区域

乌鲁木齐地理位置,作者:Sophie Gindele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UETD)

在定义阶段初期,RESURC项目以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研究对象。

乌鲁木齐市是中国西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位于一个地处高原大陆半干旱环境的狭窄灌溉带,其东、西、南三面环山,北面为沙漠。尽管如此,它已从一个只有10万居民的城镇(1949年)发展成为一个拥有350万人口的大都市(2017年),成为名副其实的“亚心之都”。考虑到目前的乌鲁木齐-昌吉地区一体化进程,今天的乌昌地区拥有人口约510万,是中亚最大的都会区域。

自2000年以来,乌鲁木齐的经济以12.3%的平均年增长率快速发展。尽管不懈的发展步伐仍依赖于该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其制造业不断扩张,展现了从食品生物制品、金属机械制造行业到新能源设备、汽车制造行业及其零配件供应的多样性。

1994年,国家级工业园区“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初始面积仅为5平方公里。此后,工业园区展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园区规模不断扩大。作为乌昌一体化进程的组成部分,园区于2011年与周边的头屯河区实行区政合一,组建了新的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今,该区总面积约为280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人。城区面积的一半是工业区,在这里落户的超过8,000家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贡献了乌鲁木齐全部工业产值的40%以上。大众汽车公司也决定在这里立足,于2013年4月奠基开工建设其在中国的第六个生产基地。随着新的高速铁路网络和车站的投入使用,经开区已成为新疆目前最大的铁路运输枢纽。

乌鲁木齐经开区的土地利用,作者:Kevin Fleckenstein

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使得可持续资源配置和气候适应性发展面临挑战。空气污染仍然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在冬天这一问题尤其突出。当前的污染源不仅包括发电厂和工业生产中排放的二氧化硫、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汽车的迅猛增长和暖冬的气象影响也是重要因素。因此,开发一个高质量地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的方案是不可或缺的。 在乌鲁木齐,水资源紧缺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随着年取水量的显著增加和乌鲁木齐主要水源一号冰川的不断退化,地表水开采已达极限,地下水在总供应量中的份额增加了15%,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水源地退化。需求度增加和可用量下降之间的瓶颈加剧了社会各部门之间的用水竞争。再加上地下水污染和盐化导致的水质恶化将进一步威胁区域水安全。由此,一个更加有效的水管理方案将至关重要。此外,快速的增长也导致了严重的固废问题。在过去十年中,工业和居民固废均急剧增加。像处理煤矸石一类的问题仍然很棘手,居民固体废弃物的分类和回收依然非常有限。收集的固废主要进行填埋,这常常导致进一步的环境负担。固废焚烧虽逐步增长,但由于有机废物过多而仍然有重大局限性。由于缺乏有效的减量化和再循环的固废处置方案,目前固废问题的瓶颈主要通过增加填埋能力来解决,与其说这是解决问题,不如说这是转移问题,预示着进一步的环境影响。

乌鲁木齐:一个增长中的面临多重挑战的城市,作者:Michael Seyboth

杭州城西科技创新大走廊(SW-STIC)

自2020年1月1日,杭州市成为RESURC项目的研究对象。

与许多中国城市相比, 在2002年被联合国人居署命名为”花园城市”的杭州市在设计和运营城市及其基础设施方面普遍具有较好的表现。然而,它也在努力适应人口增长和经济转型带来的迅速变化的环境。曾经是工农业生产节点交织着小城镇的许多郊县地区,现在成为城市化的下一个热点。

余杭区数字地面模型,作者:Kevin Fleckenstein

“杭州城西科技创新大走廊”(HW-STIC)横跨杭州的西湖、余杭、临安三个市区区,随着大走廊的的规划和建设,这一区域发展势头显著,特别是余杭地区自2015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GDP)以12.5%的超常发展速度,人口增长率达到8.4%。随着产业结构向信息技术、医疗卫生、新材料和机械以及金融部门的转变,新的工业园和科技园正在出现,而较旧的产业园将经历升级过程。目前,余杭拥有160万居民和289亿欧元GDP,是杭州实力最强的行政区域。

余杭区2017-2020总体规划(草案),作者:Kevin Fleckenstein (基于余杭区政府发表的总体规划图)

与此同时,余杭也面临着多重挑战,尤其是在作为”产城融合”示范项目的科创大走廊。这些挑战涉及了土地使用、资源供应和废物处置基础设施、交通流动、城乡关系等领域。因此,考虑到未来的增长和气候变化的某些具体影响,整个城市及其地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尚未做好充分准备。

然而,像杭州这样具有高度发展动力的城市,也提供了创造并实现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方案的机遇。作为一个经济特区,科创大走廊位于这个快速壮大、具有重大发展潜力的城市的最前沿,致力于将不同的城市结构和功能相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首要的措施便是不同尺度的规划和实施进程要能包含适应性和灵活性的城市结构,既提高韧性,又促进决策转型,从而避免今天就锁定未来产生额外的碳排放。鉴于当前的发展活力和环境压力,那些利用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以及各部门之间协同效应的战略显得尤为重要且有效。

因此,将在余杭区选定的研究对象——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开发为可持续城市区域,将为在杭州和长三角地区、以及中国其他都市圈实现“未来城市”方案提供范例。